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強調:“發(fā)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著力解決發(fā)展平衡不充分問題和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推動人的全面發(fā)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這一重要論述揭示了全過程人民民主在實現共同富裕中的重要作用。
實現共同富裕是人民群眾的共同期盼,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的重大歷史使命。面向共同富裕的全過程人民民主為實現共同富裕的歷史性跨越注入了持久的動力和活力。全過程人民民主有完整的制度體系,在實踐中彰顯出巨大的優(yōu)越性。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認為,在社會主義社會中,政治上層建筑與經濟基礎之間存在的非對抗性矛盾,可以通過自我改革來逐步化解。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到2035年“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
當前,以全過程人民民主保障共同富裕還面臨諸多“非對抗性矛盾”,只有清醒認識全過程人民民主與共同富;拥膽慌c實然樣態(tài),才能深入推進全過程人民民主、探尋扎實推動共同富裕的民主路徑。
一、增強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治理效能,筑牢共同富裕的穩(wěn)定性
實現共同富裕是國家治理必須完成的重大任務和必然面臨的重大挑戰(zhàn)。面對經濟社會發(fā)展環(huán)境變化帶來的一系列挑戰(zhàn),如經濟發(fā)展速度回落、財富差距過大、社會矛盾沖突增多等影響共同富裕穩(wěn)定的問題,需要增強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治理效能,健全科學合理的社會治理體系,為建設共同富裕的實踐提供有序的發(fā)展空間和規(guī)范的行動邏輯,具體在于:一是堅持黨的領導。只有堅持黨的領導,才能推動全過程人民民主不斷發(fā)展完善,才能保證我國的制度優(yōu)勢更好地轉化為治理效能,才能為實現共同富裕提供根本保障。二是促進全過程人民民主與治理現代化的雙向互動,推動政治協商、立法協商、行政協商、民主協商、社會協商和基層協商等制度化、規(guī)范化建設,充分統籌社會各方利益訴求,構建公平正義的社會利益分配機制和公共資源共享機制。三是積極探索全過程人民民主制度優(yōu)勢轉化為治理效能的實踐。經過多年探索,我國基層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顯著提高,形成了依靠群眾化解基層矛盾的“楓橋經驗”、一窗受理一次辦結的“最多跑一次改革”和“家門口工程”等社區(qū)治理樣板,極大地鞏固了共同富裕的現有成果。
二、提高全過程人民民主參與的平等程度,保障共同富裕的全民性
全民性是共同富裕的內在要求。全過程人民民主能夠有效保障人民群眾平等發(fā)展的權利。從民主的主體來看,全過程人民民主的主體是“人民”,包括支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一切階層、利益團體以及個人,在數量上是絕大多數人的集合,這些民主主體能夠參與政策議程的協商、公職人員的監(jiān)督和改革發(fā)展成果的共享,極大地提高了民主參與的平等度,更好地實現了人民平等發(fā)展的權利。
盡管不同地區(qū)、行業(yè)之間的發(fā)展存在明顯差距,弱勢群體參與困難的問題仍然存在,但全過程人民民主始終強調民主的全方位性,不僅體現出更加徹底、全面民主的向往和追求,更表達了我國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多樣化需要的信心和底氣。當前,全過程人民民主亟須提升各主體參與的平等程度,創(chuàng)新參與形式。例如,浙江省衢州市抓住數字化機遇,不斷擴大民主參與,“充分運用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積極融入全省“1+5+2”數字化工作體系,構建“民情大腦”,使人民群眾都能通過互聯網參與到民主生活的各個方面,人民群眾發(fā)展的權利得到保障、“獲得感”持續(xù)提高。再如,浙江省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qū)的實施計劃,健全面向全體勞動者的終身職業(yè)技能培訓制度,“完善技能人才培養(yǎng)、引進、評價、使用、激勵機制,提高技能人才政治,經濟、社會待遇。合理安排就業(yè)補助資金,形成市場培訓和政府補貼培訓相結合的工作機制”。通過提高勞動者的素質能力來保障人民群眾平等發(fā)展權利是推進共同富裕的有效舉措。
三、促進全過程人民民主向各領域延伸,提升共同富裕的全面性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一個總體概念,是對全社會而言的,不要分成城市一塊、農村一塊,或者東部、中部、西部地區(qū)各一塊,各提各的指標,要從全局上來看”。這表明,扎實推動共同富裕,必須拓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發(fā)揮作用的范圍和領域,加大加強其在經濟體制改革、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高品質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構建和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等方面的力度,進而實現經濟社會的全面發(fā)展。
在全過程人民民主語境下,人大代表與人民群眾的聯系要真真正正地實現“零距離”“全天候”,確保人民群眾在社會各領域中遇到的問題與困難能夠得到及時反饋,黨中央的決策部署能夠迅速傳達下去、落到實處,最大限度地擴大民主的覆蓋面,提升民主的實現程度。人大代表需要創(chuàng)新履職方式,充分運用調研視察、座談會、網絡訪談、在線交流等形式傾聽群眾聲音,反映群眾訴求,把“代表人民利益和意志”貫穿到履職的全過程,以保證各地區(qū)、各行業(yè)、各領域的民意和訴求能夠得到有效表達,精準凝聚經濟社會高質量發(fā)展的最大利益公約數,不斷擴大全過程人民民主的覆蓋面。同時,促進全過程人民民主必須充分尊重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充分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人民群眾既是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的創(chuàng)造者,也是其成果的享有者,要充分尊重群眾的首創(chuàng)精神,使每個人都能在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發(fā)揮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這有利于共同富裕的全面實現,是保障共同富裕全面性的題中應有之義。
可以說,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全鏈條、全方位、全覆蓋契合了共同富裕的“穩(wěn)定富裕”“全民共富”“全面富裕”的內在要求。民主政治空間的廣泛開拓與共同富裕穩(wěn)定性的持續(xù)呈現、資源和機會的公平分配與共同富裕的全民性持續(xù)推動、民主權利的平衡發(fā)展與共同富裕的全面性持續(xù)提升構成全過程人民民主與共同富裕良性互動的應然狀態(tài)。
(宜秀區(qū)委黨校 王 錦)